都已經快中考了,孩子還是一有時間就上網打游戲,厭學不想上學,怎么辦?
2021-04-22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分解成幾個元素:一是時間,快中考了;二是問題,孩子厭學;三是表現形式,孩子一有時間就上網。
快中考了,父母很緊張,覺得孩子應該把全部時間都花在學習上,不能再打游戲了,針對這個現象我在這里不做過多分析。我們來嘗試換一個視角。
其實,家長們可以回想一下,在自己過往的學習經歷和工作經歷中,是否能夠做到不休息、不娛樂,只專心地學習、工作,就能明白孩子為什么不能專心只學習了。
二是孩子厭學,我不清楚您孩子厭學到什么程度,是完全不去學校了,還是只是覺得上學很辛苦、很累?我們的討論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才能進行。
三是為什么不愛學習卻愛打游戲呢?
各位家長們,你們喜歡上班、工作、學習呢?還是喜歡刷劇、看電影、打游戲呢?孩子們為什么喜歡打游戲,其實很簡單,游戲好玩啊,學習不好玩。對于初中生而言,不好玩的東西沒有存在價值,孩子的欲望就是要開心好玩,而家長的欲望呢,是想讓孩子刻苦學習。
這樣就產生了“快樂游戲”和“痛苦學習”之間的這個沖突和矛盾。其實呢,這個矛盾并不是游戲和學習間的矛盾,而是快樂和痛苦間的矛盾,當學習變得越來越痛苦,游戲越來越快樂的時候,這個天平就向游戲傾斜了。
當下有很多孩子到了初中就開始不上學了,天天在家里打游戲,看起來是被游戲吸引了,都是游戲惹的禍,那我們就要分析一下,孩子為什么會被游戲吸引呢?
實際上,這是親子之間圍繞游戲和學習長期互動的結果。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把這個游戲當作保姆;等這個孩子上了小學,父母就把手機作為獎勵:只要孩子聽話了,作業完成得好,考試考得好,就讓他拿手機去玩游戲,這個作為一個獎賞。
等孩子上了初中才發現,孩子太沉迷于游戲了,控制不了了,就開始把游戲當成人質,告訴孩子:你必須得聽我的話,否則就沒收手機、就斷網。
家長把游戲當人質來對付孩子,孩子呢,就把自己當人質來對付家長。你不讓我玩,我就不上學我就死給你看,最后家長很痛苦。
其實,作為家長,我們不要去憎恨游戲,而是要想一想,為什么游戲那么好玩,而學習那么痛苦;為什么你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而不是跟孩子站在一起。
我們先來看看游戲好玩在哪里:
首先,游戲不到10分鐘就有一個高潮的設計,牢牢抓住人的注意力。
其次,孩子在游戲當中有自己的人設,有自己的皮膚,有自己的裝備。一個帥哥是一個武林高手,一個美女是一個拯救人類的大英雄……游戲可以實現他在現實生活中沒辦法實現的愿望。
第三,游戲有一套即時反饋系統,讓玩家的每一個努力都能被看見,都能獲得獎賞;
第四,在游戲中,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伙伴,他們并肩戰斗,他們交流合作,他們相互支持。
那么作為家長,是不是可以去學習游戲吸引孩子的地方,把學習也變得更有趣一點呢?有幾招供你參考:
首先,我們可以學習游戲的設計,分析孩子當前每門功課的學習情況,分析一下當前學習的程度,把它設為當前等級。然后,把希望達成的目標設為目標等級??梢援嬕粋€表,每達成一個目標就在表格上標記出來,讓孩子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進展,更有前進的動力。
第二,要為學習提供及時的反饋。沒有反饋的學習,就像閉著眼睛在練習投籃,你投得再多也提高不了命中率。如果是等考試出成績孩子才能得到反饋,就太晚了。告訴孩子,自己要給自己及時的反饋和獎勵,比如當孩子做完了作業,就應該獎勵自己做一點喜歡做的事情,吃一點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第三,要找到自己的學習伙伴。初中是社交需求的高峰期,最好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和伙伴在一起,大家一起學習,一起討論。
總之,要讓這個學習的過程和快樂有更緊密的連接,我們要看見孩子在學習中的優勢,要理解孩子為了學習所付出的努力,要知道孩子和過去的自己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要對孩子非常微小的這個進步給予關注和獎賞。
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提醒孩子休息一會,休息的時候也可以和他一起聊一聊開心的事,也可以為他遇到的困難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總之呢,你可以嘗試讓孩子覺得,你是他學習上的好隊友,而不是給他帶來壓力痛苦和煩惱的那個人。
咨詢預約電話微信:
18126226005
前期咨詢助理和梳理情況
預約合適的咨詢師
心理測評+資深咨詢師一對一深入的心理評估
找到問題的癥結與根源,制定具體咨詢方案
咨詢師只專注做心理咨詢,且僅在我司提供心理咨詢服務,保障咨詢的專業性、穩定性、安全性、成長性
—— 此網站頁面內容和設計已申請專利,抄襲和模仿必追究法律責任 ——
微信咨詢
立即掃描二維碼
用心溝通
歡迎在線和我們的助理咨詢師交流
我們不夸大問題 不渲染情緒
只在意你最真實的感受
溫柔有力 山青云白
山青云白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
每天推送心理文章和心理活動
24小時咨詢熱線
0755-86635828
深圳南山區深南大道12069號海岸時代大廈東A座2113
粵ICP備150971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