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如何掙脫【自我否定】的沼澤
2020-07-16
要是我能乖一點,爸媽就不會吵架了……
如果我再努力些,就能考上某某大學……
領導給了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首先想到的是我行嗎?我能做好嗎?
老公出軌,也是我太任性,對他不夠體貼,他才會愛上別人。
所有的問題,都是我不夠好,明明是別人的錯,也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自己不這樣,也許會不一樣。對所有人都寬容,唯獨對自己各種挑剔苛刻。就算努力取得了好成績,被領導提拔肯定,心里依然忐忑不安,覺得不踏實,好像所有這一切好的都不該是自己的~~~
1.深層原因:
習慣性自我否定
這種種的場景,你會有相似的感受嗎?如果有,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這所有的一切不是你不夠好,而是長期以來內心深處的某種缺失感使你形成了一個習慣性自我否定的模式。一旦這種模式在你內心固化下來,不管你多么努力,取得多少成績,被多少人稱贊,你的內心始終會有一個小小的不確定的聲音問:這些成就真的是我應得的嗎?我真的像他們說的那么好嗎?我明明還有很多地方沒做好。他們的肯定是真心的嗎?應該是安慰我吧~~~
那么這種缺失感又是怎么形成的呢?這種缺失感除了一部分是由從小到大所經歷的某些重大事件所導致外,更多來自于從小感受到來自重要客體的被忽視感,或父母老師的嚴格要求和習慣性的被比較等。為了讓周邊的人能滿意,我們會習慣性的隱藏自己,即使自己有需求很想要也不敢表達,學會察言觀色,按照他人的喜好社會標準生活成長,做一個他人稱贊的乖孩子。
時間久了,內心的真正需求和感受越來越被忽視,直到連自己都意識不到,而自己是不是被愛也會習慣性的以他人對我是否滿意或我做的好不好來確定。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和習慣性的自我否定,或表現出緊張,回避人群等行為,會對這個世界充滿不安,對自己充滿懷疑,而一旦遇到什么挫折,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句話,都足以令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全盤崩塌,就算是取得了成績也不敢肯定自己。
2.解決方法:
學會接納自己
那么,當我們陷入到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的這種循環中該怎么辦呢?我并不想要這樣的自己,有沒什么辦法可以改變呢?
不著急,慢慢來,我們可以先回憶一下自己以往每次想要改變的時候。會發現,當我們越是急于想改變的時候,反而越容易讓自己陷入一個我做不到,是我不夠好的自責中去。而自責除了帶來對自己的更加否定外,還有隨之而來的愧疚、懊惱、后悔等情緒~
所以,此時的我們,是不是可以先嘗試著停下來,看看這個努力著的想要令大家都滿意的誠惶誠恐小心翼翼的自己,也許你會看到一直以來被忽視的不夠完美的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如果可以,想像著抱抱這樣的自己,跟自己說:“辛苦了,我知道你已經做到了你所能做到的最好”?;蛟S你還不愿意看這樣的自己,更不能接受這個“不夠好”的自己,你覺得這是在為自己的“不好”找借口,也或許你會沮喪,覺得自己沒救了??墒?,那又怎樣呢?有什么關系呢?這就是你呀,不是別人,只是你,這才是最重要的。
從來沒有天生就乖巧懂事的乖孩子,每一個乖孩子成長的背后都有著他人看不到的兵荒馬亂,愿世界上少一些乖巧懂事,多一些可以被看到被允許的“任性”的自己。
注釋
1. 重要客體:本文主要指在個體的發展過程中,對個體有巨大影響的人,比如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撫養者。
2. 討好型人格:指一味地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包含以下表現:對別人的感受特別敏感;抬高別人,貶低自己;不敢發出請求,很難拒絕別人;缺乏界限和原則。
相關書籍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黛比·福特
作者是全美第一名的暢銷書作家,她在28歲以前過著放縱的生活。嗑藥、酗酒、感情混亂,“性、禁藥、搖滾”是她矢志不渝奉行的人生準則。
原本,她可能因此浪費掉自己年輕的生命,然而,某一天她醒來時,突然產生改過自新的沖動,發現“只有自己能夠拯救自己”。
經由內在力量的轉化,她從黑暗中汲取智慧和能量,從而蛻變為一個完整而成功的人,并寫出名作《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 END -
作者:白君老師
山青云白資深心理咨詢師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北京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學
咨詢預約電話微信:
18126226005
前期咨詢助理和梳理情況
預約合適的咨詢師
心理測評+資深咨詢師一對一深入的心理評估
找到問題的癥結與根源,制定具體咨詢方案
咨詢師只專注做心理咨詢,且僅在我司提供心理咨詢服務,保障咨詢的專業性、穩定性、安全性、成長性
—— 此網站頁面內容和設計已申請專利,抄襲和模仿必追究法律責任 ——
微信咨詢
立即掃描二維碼
用心溝通
歡迎在線和我們的助理咨詢師交流
我們不夸大問題 不渲染情緒
只在意你最真實的感受
溫柔有力 山青云白
山青云白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
每天推送心理文章和心理活動
24小時咨詢熱線
0755-86635828
深圳南山區深南大道12069號海岸時代大廈東A座2113
粵ICP備15097105號